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29章 (第3/4页)
/br> “当我还是一个青年大学生的时候,报刊上曾刮起一阵讨论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的微风……” 于洲坐在病床边,给父亲读季羡林先生所著的《心安即是归处》。 “根据我个人的观察,对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来说,人生一无意义,二无价值——” 于洲顿了顿,继续往后读:“他们也从来不考虑这样的哲学问题……” “话说到这里,我想把上面说的意思简短扼要的归纳一下:如果人生真有意义与价值的话,其意义与价值就在于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、承前启后的责任感。”以上文段均引自《心安即是归处》 于洲读到最后,看向落款日期:1995年3月2日——这是一篇比他年纪还要大的文章。 他承认季老先生说得很对,他以前从来不考虑人生的意义与价值这样的哲学问题,也没有对“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、承前启后的责任感”。 但他曾经以为,自己还算个优秀的人,也对自己的未来有着清晰的目标和规划。 后来现实的打击告诉他,他只是芸芸众生当中普通的一个人,有那么多无能为力的时刻。 现在,他更觉得自己是一个没有未来的人——事业还没有真正开始就夭折,父亲的现状又不容乐观。 他偶尔会听到村里人背地里议论,说父亲如今这个样子拖累了他。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